1月8日至9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举行,议题为“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在汇聚文化产业研究领域“最强大脑”的主论坛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透视中国文化基因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深刻联系、融合模式,积极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实践指导和决策观察。当天,大咖云集的主论坛吸引了数十万人在线“围观”。
故事与符号
文脉活化“秘笈”所在
“文脉活化的要义就是打造出可以被讲述的故事和符号,使人在它面前不仅能看到眼前的东西,还能产生好奇心,愿意进一步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自己是从哪儿来,又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的一番话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他把文脉传承拆分出三个递进的层次:“首先是挖掘故事、建立标识系统,至少让人们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比如,长度仅350米的南京龙蟠里街道,因一间‘旧房子’的‘占用’显得逼仄,人们好奇地走近后看到了南京文保单位的标识牌,才知道这里是魏源写下《海国图志》的地方。第二步,创意讲述文脉故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就通过邀请驻华使节看戏,使中国昆曲文化再度‘出圈’。最后一步是让人们把文脉故事‘带回家’。无论博物馆文创,还是演艺周边,事实上都构成了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
《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一词的词源,因此,“文化”是动词而非名词,同样地,非遗的时代使命也是成为“动词”,融进城乡的文化生态和现代生活——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于丹提出的观点。结合自身长期的研究实践,她为非遗保护的共识性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注入了新的思考——
“见人,是‘见’非遗传承人,让城市成为保育、激发其创造力的空间载体,并通过呈现产品、生产者、生产空间的关系,形成沉浸可感的立体故事空间。在这方面,非遗进社区、非遗与文旅的融合是可行的路径。见物,是让非遗文创成为涵育城市文化生态的资源力。譬如,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亲近相关文创产品,人们可以从中领悟节气的养生之道,乃至生命的节序感。见生活,则是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中成为化育城市文明的传播力。借助好的转化产品,非遗完全可以为城乡文明建设、基层治理、邻里关系营造提供精神动力,发挥‘改善关系、提升心灵’的最高功能,在‘百姓日用’中成为一种活着的灵魂。”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则关注,新时代中国文化如何主动作为,面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他看来,剔除“自言自语”、寻求“三个共同”——共同感知、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路径。
“寻求共同感知,就是诉诸人的感官世界、衣食住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小小舌尖上凝聚起全世界所有热爱美食的人,因此成为在西方获得最高市场价值的中国纪录片。寻求共同情感,就是诉诸人类共有的生存困境、伦理纠葛,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意外热播,印证了‘共情’的强大力量。寻求共同价值,就是找到中国价值和西方价值的交汇处,不论是首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还是在快节奏中执意寻找慢生活的李子柒视频,它们成功的密码都在于深度开掘了那些联结全人类的深层价值,因此打动了全世界。”胡智锋说。
从“一带一路”到文化公园
“基因”与“道路”这样紧密融合
近日,举国瞩目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部署启动之中。长江文化基因如何融入“中国道路”?新年论坛上,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立足课题经历和项目成果,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创新进行解析。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本质上是国家主导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长江文化共同体的空间表征。”傅才武介绍。实现历时性与共域性的长江文明再现与再生产,完成长江文化符号的静态呈现和价值生产功能,由此生发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典型标识,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定位。立足这一定位,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与文化带的有机融合、双向协同,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并通过串联重庆、武汉、上海等节点城市,带动区域内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打通国家性文化标识、地方性文化表征和旅游产业三者间的关系。”傅才武解释,“也就是说,地方性多元文化创造与国家文化记忆系统融通起来,并且和旅游业态产生化合反应,营造出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将成为新时代长江文明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之径。”
而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看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各方共同发展繁荣开辟广阔前景,也推动了中国基因与人类文明相互融合,“中国道路”为世界迈向更高文明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智慧。“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视觉艺术和影视产品构成主要贸易品种。”花建说。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形成了π型三大动力带,其中,依托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产业动力带,更是把沿江地区差异转化成了梯度发展、互补共生的动能,形成了“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的一体化势头,沿江各城市也在拥抱“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你追我赶、千帆出海。花建认为,既扩大“朋友圈”、实现互利互惠,也以外力倒逼自我更新,“一带一路”的中国实践为世界迈向更高文明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智慧。
元宇宙成想象“支点”
赐文化产业更多“未来感”
元宇宙虽仍只是一种技术想象,其蓬勃诱人的远景却吸引了一些政府的高调谋划和行业的抢滩布局。论坛上,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借助元宇宙思维,想象文化产业的美好未来。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试想以最“潮”的元宇宙激活最“陈”的传统文化。在他看来,今时今日的传统文化必须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创造高质量的文化内容、创新表达形式,而元宇宙主打的沉浸式体验、内容丰富性、社交性和经济体系,不仅为传统文化的插翅飞翔提供了思路,事实上已经成为“部分地实现了”的未来。
“数字藏品、虚拟偶像和数字演艺的出现,勾勒出‘虚实相间’的文化产业新业态的雏形。数字藏品通过借助区块链技术,对艺术品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在保护版权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去年年底,河北博物馆推出馆藏国宝‘长信宫灯’的数字藏品,刚上线就被秒杀。”李凤亮说。同时,中国虚拟偶像产业正步入发展的高峰期,虚拟偶像早已走出二次元,活跃在现实世界的演唱会、秀场、游戏、社交账号里,古风虚拟美女“柳夜熙”仅靠两条视频就涨粉近500万;以《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夜》为代表的数字演艺,亦借数字科技激活传统文化,唤起年轻网民对民族文脉的深沉自信。
在李凤亮看来,会展业、博物馆、戏曲、非遗等传统行业借助元宇宙改变消费场景,形成交互式情境,同样是值得期待的未来。就拿非遗来说,许多非遗项目在抖音上借助精心搭建的互动情境成功破圈:抖音的话题标签化和算法推送技术,使喜爱非遗的用户深度沉浸、形成圈层;视频展示使用户“近距离”感知非遗文化、了解非遗传承人,评论互动又进一步增强了交互性;抖音官方发起的“非遗合伙人计划”不仅为传承人提供流量扶持和培训,还帮助他们完成流量转化和销售——可以想见,人类对元宇宙的每一步探索,都将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孕育更多惊喜的可能。
演艺产业、戏剧影视也在积极探索元宇宙赋能产业的可行路径。“短期来看,演艺产业将把重点放在借助流畅的VR硬件和优质的娱乐内容场景,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超感’体验上。2020年,上戏就和瑞士编舞家Gilles Jobin合作,打造了一场异地多人的虚拟表演。”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黄昌勇说。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又在山顶重逢”,元宇宙时代的逐步到来客观上要求人们厘清对待技术的态度,更好地塑造产业的、民族的未来。黄昌勇认为,时至今日,技术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工具,也构成了艺术的一部分,一味痛斥技术、追求原始诗意并不可取,关键是用超前的眼光来打量、来选择,通过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推动文化基因融入中国道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