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玉祁传承古运河文脉 打造全新文化名片
2021-09-17 09:1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流淌的河水、忙碌的船舶,千年古河经过玉祁,不仅带来了旖旎风光,还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铭刻下无数红色印记,诞生了孙冶方、薛暮桥、糜文溶、糜文灏等代表性人物,也培育了薛明剑、施之勉、薛佛影、秦古柳、薛禹群、薛禹胜等遍布文史、经济、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名人。可以说,在大运河的千年滋养下,红色文化、英雄文化、学术文化都在无锡玉祁这片沃土上传承发展。

近年来,玉祁街道立足资源禀赋,以水润城,以文浸城,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亮点和特色,打通文脉,连珠成片,以文化品牌打造为纽带,以文化地标建设为载体,让运河这条流动着的千年文脉更具生机与活力。

“三个第一”让运河红色地标活起来

“在玉祁,诞生了第一位无锡籍共产党员糜文溶、无锡第一个由党组织创办的进步团体青城导社、中共无锡支部第一任书记孙冶方。可以说,无锡地区熊熊燃烧、经久不息的革命薪火,就是在玉祁点燃的。”近日,玉祁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来到青城导社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青城薪火”的红领巾研学活动。队员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观看展品、图片、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重温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弘扬红色精神,传承运河文化,用好用活本土红色资源,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凸显红色基因,成为今年玉祁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青城导社纪念馆,这栋古色古香的建筑位于大运河进入无锡的“门户”——玉祁街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公园内。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玉祁街道正式启用青城导社纪念馆,通过“讲授、实境、视频”形式,将“三个第一”本土革命历史素材“串起来”,生动再现了“三个第一”启发民智、为党和人民事业勇当先锋、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以及锡西北革命斗争历史等内容。自4月3日青城导社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来自省、市、区各单位、部门百余场次、近5000多人次现场学习。

今年以来,玉祁街道深挖地方红色历史线索脉络,丰富“三个第一”红色文化元素,在传承大运河文化相关的五牧驿站、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儒薛应旂、“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丰富红色教育阵地,将运河沿线青城导社纪念馆、孙冶方纪念馆、薛暮桥故居、玉祁镇史馆等教育基地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真正把大运河畔、百姓“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变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同时,以无锡第一个由党组织创办的进步团体青城导社的成立为主要内容,拍摄视频短片《青城薪火》。以糜文溶、糜文灏、孙冶方等人物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录制《革命火种扎根沃土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微党课,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方舞台让“流淌的文化”热起来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条连接中国南北方的水路“大动脉”,也是中国戏曲“水陆传播”的纽带。作为大运河进入无锡的“门户”,玉祁独有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底蕴托起了戏曲的兴盛,“玉祁戏码头”由此声名远扬。

今年4月,在无锡市玉祁影剧院内,由南京青年越剧团小花班成员表演的越韵古诗《剡溪蕴秀异》,拉开了“戏韵玉祁”大运河戏曲精品展演活动的帷幕。“戏韵玉祁”大运河戏曲精品展演活动以“大运河·流淌的文化”为主题,通过锡剧、淮剧、柳琴戏、淮海戏、越剧五大剧种的演出,展现大运河沿线具有地方特色剧种的名家名段和戏曲表演艺术“传帮带”宝贵传统。

在振兴戏曲事业的道路上,无锡玉祁的脚步亦从未停止。除了链接宣传文化部门、结合街道发展实际,用好理论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文明微课堂”“百姓名嘴”“惠畅小剧场”等线上线下载体,持续做亮“三月三”凤阜民俗文化品牌,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三大文化”的基础上,玉祁街道积极做好运河“文化+”文章,不断丰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提升大运河文化影响力,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息。以玉祁非遗为主题的短视频《小康路上·代际相传》获第七届“紫金奖”铜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玉祁”符号进一步擦亮。大型现代锡剧《好人俞亦斌》、小锡剧《沉沦》、歌舞《锡韵流芳》等一批文艺精品让现代的都市与古老的运河产生了共鸣。

今年,街道更是精心推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参与为依托,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的“惠畅小剧场”,以铜亭广场、戏码头、礼社古戏台、平湖城水上舞台四个点为阵地,精选街道10余个文化志愿队,通过锡剧、器乐演奏、唱歌等多种形式进行巡回演出,让老百姓共享运河文化发展成果,让运河文化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心头好”。

“活态传承”让本土非遗元素“忙”起来

大运河活力不息,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根本。省级非遗龙舞、双套酒酿造技艺、文化地标戏码头、传统美食脚踏糕等都是玉祁非遗文化的精髓。如何让非遗保护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不仅可观摩,还能参与传习互动,让传统技艺融入大众生活,是玉祁街道非遗保护工作努力的方向。

走进玉祁街道的舞龙博物馆“九龙宫”内,一支由12名听障人士组成的舞龙队伍正在紧张地排练。为庆祝建党百年,他们专门编排了一套新动作。出任教练的正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祁龙舞”的第四代传承人、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吕武。

“作为传承人,传承龙舞这项非遗,是我的责任。”吕武说,2019年接手这支听障人士龙舞队。起初,交流障碍造成训练推进缓慢。后来经过不断摸索,做手势、打节拍、画队形图……终于,在2020年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式演出上,出水芙蓉、东方龙、快腾进、叠龙……他们一气呵成、气势十足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叫好。

玉祁街道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发挥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

近日,由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申报的沈静娟大师工作室(无锡市糕壹点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作为玉祁宏凤年糕坊的第四代传人,2015年,沈静娟带着传承脚踏糕技艺的使命和文化传承的梦想,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精进传统脚踏糕技艺。在改良做糕技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赋予脚踏糕以新的“生命”,挖掘出更多“非遗故事”。通过举办形式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生动再现江南民间制糕老物件、老场景,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沉淀在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中的糕团文化,打造脚踏糕专属品牌。目前,沈静娟与姐姐沈静亚共同创办的食品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培养出脚踏糕技艺徒弟50余人,帮助20多人自主创业,举办脚踏糕文化活动400余场。而姐妹俩也在2020年均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

文化是运河的灵魂,生态延续着运河的生命。“结合无锡市惠山区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建设,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玉祁街道将突出‘生态+产业+文旅’,定义大运河畔‘幸福生活圈’,把运河五牧段打造成为传古扬今的文化带,为实现惠山区‘五地四创’蓝图作出新贡献。”玉祁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丹表示,街道将再鼓劲、再发力、再提速,继续深挖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添精彩之笔。

标签:运河;地标;红色
责编:蒋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