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留下新课题:解锁未来博物馆的N种姿势
2020-05-22 08:51: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婕妤  
1
听新闻

了解一座城,先去看它的博物馆。走近南京城,也可从博物馆开始。

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作为中国主会场的南京,用全新的方式打开博物馆日新模式——首次尝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方式、5G网络对主会场系列活动全程直播、360度全息体验、3D效果触手可及,一系列的全新模式让公众享受了一席丰富精彩的文化盛宴。

随着时代发展,在科技赋能之下,博物馆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将以何种姿态走近千家万户?南京将如何进一步打造好“博物馆之城”?此次“国际博物馆日”用自身的实践与全新的模式,留给文博人一道新课题。

线上智慧化

一个无法取代的“物的剧场”

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分会场在南京市博物馆率先拉开大幕。当天仅两个小时之后,南京市博物馆活动现场直播流量突破700万。南京全新打造的博物馆日掌上定制平台,总流量超过2000万。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在南京博物院启动,首次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让一系列活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播放量超过6.3亿,新媒体话题阅读讨论量超13.8亿。

“这样的传播量,是以往任何一个博物馆日都未曾达到的。”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告诉记者,“创新”日益成为博物馆未来的努力方向,而此次在南京的“国际博物馆日”打响了全国的先声,线上辐射力、影响力突破往届。

毋需远行,不必久等。智慧化,成为未来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已经毋庸置疑。在现代科技赋能之下,线上的“云展览”“云游博物馆”,让博物馆可以面向更多的大众,打通地域与时间的壁垒。以今年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产生的“云端博物馆”为例,年初全国陆续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项目,仅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

南京同样走在前列。3月,南博率先联合全国多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直播观展,全国150余万人次在金牌讲解员的带领下,在线上领略了一场精彩的“江苏古代文明”展,两小时的流量相当于线下4个多月的观展量。

“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扫除障碍的过程。”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认为,利用互联网的支持提升公众服务,以高科技的展示方式提升公众体验,以文物数字化优化藏品保护,智慧博物馆就是对传统博物馆的服务、管理、展示、保护、体验的智慧升级。

360度全息体验、3D效果触手可及,VR与AI技术的应用,让博物馆从静止走向移动,给博物馆传播模式带来衍生叠加变化,成为一个“物的剧场”。智慧升级,打造出一个真实与虚拟互补的新的博物馆空间。“科技的运用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线上的云游博物馆、云观展丰富了推介展览的形式,突破了实体展馆的时空限制。”不过无论是王奇志还是吴阗,都认为“智慧化”不等同于抛弃原有,线上与线下都是无法全然取代的,“线上线下两者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在科技这种手段与工具的助力之下,博物馆无论如何发展,还是要回归‘物’。”

个性化定制

打造多元化的立体私人空间

融合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特色,多元则是此次最大的主题。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至今博物馆的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南京除了各市属博物馆之外,各种非国有博物馆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促进南京博物馆事业多元化发展。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以及展陈的多样性,在王奇志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方博物馆更需要因地制宜,在未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以前很多城市博物馆的展览同质化严重,从布展内容、形式,到解说词、文创产品等都太相似,千馆一面。现在在打造博物馆前期,我们就会考虑运用不同的方式。”王奇志解释,“有的博物馆以藏品取胜,那它就应该花精力用在研究保护与藏品发掘上,理性地对收藏物进行深入研究,毕竟‘物’才是博物馆的压舱石。而有些博物馆本身藏品不多,它可能就会更多地利用新技术。”

王奇志告诉记者,目前江苏正在打造的大运河博物馆就更偏于后者,“我们就会更多依靠VR新技术,在文物藏品较少的情况下,把历史说透,给人深刻印象。”

“个性化”不仅仅体现在博物馆自身的定位,更与观众息息相关。“博物馆的发展就是扫除障碍,降低门槛。其实这种门槛很多,受上班时间限制,很多人没时间进入博物馆,云游是一种解决方式,但博物馆夜间开放也未必不是一种全新尝试。”王奇志告诉记者,“还有更多藏品上的障碍,由于人力、物力等各种限制,很多藏品其实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很少。放在库房中的藏品失去了与公众互动的意义,于是,国外已经开始一种新的尝试——观众预约制。”

希望看库房中的哪一件藏品,完成预约之后,博物馆就会为观众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在全面措施之下将藏品提出库房,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供其私人鉴赏,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博物馆,而一些博物馆也开始准备打造个性化的参观路线。“这就有些像图书馆,你来借我的书,我给你提供服务。当然从目前国内博物馆的人力与物力上,很难达到这样的服务,但这并不表示博物馆无法有任何作为,就像库房文物的信息公开化,虽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存在一些难度,但也是可以探索尝试的。”在王奇志看来,这也是博物馆扫除与大众障碍的一个过程与尝试,预约定制化或许就有可能从南博开启。

分众化服务

华丽转身定位新博物馆体系

为目标群体“量身定做”,是如今每个博物馆都在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看来,改革创新推动博物馆现代化、智慧化进程,交流互鉴指引博物馆迈向世界舞台,一系列的华丽转身也让博物馆重新自我定位,形成了新的博物馆体系。

“以前都说博物馆‘高冷’,观众要‘跪着’看展。为什么跪着?就是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的展览,并不在意观众能否看懂,爱看不看。”吴阗认为,未来博物馆最大的转变就是“身份的转变”,“其实我们如今已经更新了观念,清晰了定位,博物馆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这是博物馆的办馆思路,也是新时代博物馆的担当。”

对此,王奇志则解释得更加直白,“博物馆需要将市场经济学、包括营销市场学里面的理论引入进博物馆体系中来,例如分众化服务。”除了研究藏品,博物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公众、了解分析大众的需求。

“例如亲子家庭来了之后,会想看什么展览?不同年龄与阅历的观众,差异性的需求又体现在哪里?博物馆也开始学习商业的经营,对不同的观众提供不同的服务与商业模式。”王奇志告诉记者,南博目前已经在分众化服务上有所尝试,“例如我们有一些展览和活动适合少儿,有一些针对青年和成年,同样的项目更会提供10岁以下和更多年龄层的服务。就连导览解说,也会提供儿童版、少年版和普通成人版。”

未来走进博物馆,公众将从简单的受众转变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公众的参与意识和体验意识将大幅度增强。此次“国际博物馆日”在南京开启的“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为国宝代言”活动,提前打开了公众的参与、体验模式,而南京则更早开始华丽转身。

“如今在一些策展前,我们就会邀请公众走进博物馆,策展人与公众坐在一起,了解不同群体的观众想要看什么。”王奇志介绍,目前正在筹建打造的大运河博物馆,此前也召开了多次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学者与公众同样被重视,“很多学生、教师都走进博物馆,畅谈自己的想法。”

创新与重新审视之下,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统计,江苏人年参观博物馆人数达到9036.73万人次,成为全国之最,而南京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展览315场,组织社教活动5180场次,参观人次约4058万人次,年接待参观人次在全省十三个设区市中位列第一。

活泛化融合

做城市交流的民间大使

新型博物馆方兴未艾,老牌博物馆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博物馆从曾经的“死气沉沉”到如今充满活力。在王奇志看来,“活”不仅是藏品文物活起来,更重要的是博物馆要放下身段,融入当代生活。

为了“活”起来,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到博物馆文创的走红,“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乃至“博物馆+旅游”的新动向、新业态,成为未来博物馆研究的新课题。南京各大博物馆馆长也率先下水,开始为博物馆“直播带货”,让博物馆走进大众。

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此前就曾经率先开启直播,他说:“馆长接待日、馆长讲解日,是博物馆人与观众一个互相了解的双向过程。”曾经遥远的馆长与策展人,走近观众,也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博物馆日期间,胡阿祥也再次走进直播间,让更多全国观众感受南京地域文化的魅力。

南博此次“融·合”大展联合国内8家顶级博物馆,展出多件国宝;南京市博物总馆则联合八座都市圈城市推出《又绿江南》联合展,多件首次露面的镇馆之宝揭开神秘面纱。正在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南京此次以更亲民的形式,通过博物馆将都市圈城市乃至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展示文化,加深了解,在文化的维度中,体现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升城市首位度。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博物馆推广应用,博物馆成为智慧生产和知识创造的基地,博物馆走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刘玉珠看来,传统文化复兴,让大众对博物馆有了更高的期许;技术日新月异,博物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而博物馆不仅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高质量文化发展,同样也能成为城市交流的民间大使,体现一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与集聚力。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婕妤

标签:博物馆;奇志;藏品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