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何时开凿?运河两岸的山水、人家是何模样?2500年历史变迁,运河风貌又有着怎样改变?8月28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南京博物院承办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特展盛大开幕,本次特展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一一描绘,以恢弘的气势展现大运河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美轮美奂的岸边景色。
大运河图卷
横跨2500年历史,135米画作现当代《清明上河图》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隋炀帝驾舟南巡,让人隐约瞧见历史面纱下盛极一时的大运河模样。然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便带领手下完成了历史上开挖大运河的“第一锹”。隋朝两任帝王截弯取直、开凿漕运,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南北大运河。唐宋时期,运河两岸商贾繁荣,河上舟楫不断,岸边人声鼎沸,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元朝,绕道洛阳的大运河被取直,新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现今大运河终于定型。
吴王夫差
万里长城是莽莽神州坚强的脊梁,千年运河是泱泱中华充盈的血脉,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被注入在长河里,在历史的洗刷下历久弥新。本次展出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名为“中国古代伟大创举”,着重表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发展、通航等历史进程和相关人物;下卷为“新时代辉煌篇章”,描绘了大运河两岸的山川新貌。整幅画作以时空交错的手法将千年来大运河两岸发生的历史娓娓道来,大浪淘沙式地将古往今来的人物与四季变换下的山川风景一一呈现。
画卷图景
横跨古今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鉴》采用鲜活生动的场景铺垫、细腻精致的人物刻画和千人千面的描绘手法,故事画面生机流动、栩栩如生,堪称融合古今的当代《清明上河图》。观赏画作,从“北国瑞雪”到“冀鲁高秋”,历经“江淮绿野”,再置身“吴越花雨”,高达3米、卷长135米的大运河画卷将4000里大运河的春夏秋冬再现,既有古时风貌,也有今朝气象,层次分明的绘画荡气回肠,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图卷部分场景
群山
历时22个月,多位名家为大运河图卷倾力奉献
作为大运河起源地和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江苏始终致力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2018年10月起,来自全国8省(市)的15位书画家便开始了百米画卷的创作,已近80岁的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秦剑铭带着同仁前后多次去往大运河沿线考察,“几千年下来部分河段早已不复当年模样,我得先去一趟,为同仁省些功夫。”考察日子恰逢酷暑时节,汽车行驶不到的地方,秦剑铭便和同事在烈日下徒步考察。
书画家们在考察、书写
有了前期的考察,15位书画家又耗时1个多月,对运河沿岸的3省2市20多个城镇进行采风、写生、考察,纵览大运河全貌。在5个月的集中创作中,为了追求精益求精,“中国古代伟大创举”三易其稿,“新时代辉煌篇章”五易其稿。
场馆画卷
百米画卷由丁帆作序,杨志纯题跋,夏坚勇、叶兆言等文学名家撰写各篇章文字介绍和题记,孙晓云书写全部文字,赵彦国治印。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样式在这里和谐交融,形成了既磅礴开合、又细致入微,具有高度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精品力作,让观众在纵览大运河迷人风光的同时,得以全景领略大运河历史人文的无穷魅力。
叶兆言题记、孙晓云书写文字
2019年8月,《中国大运河史诗图鉴》在南京东郊完成终稿,经过严密、精巧的装裱后,于今年8月28日对外开幕。前后22个月,饱含匠人心血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终于对外展出,让众多人一览千年大运河风采。
新金陵画派精神永续
百米长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鉴》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勤劳,更是凝结了15位书画家们的心血和匠人精神。
参与本次画卷绘制的画家分别是秦剑铭(江苏)、江可群(江苏)、孙晓云(江苏)、赵晓钟(江苏)、许坚(江苏)、钱广信(河北)、茹峰(浙江)、安玉民(江苏)、张建京(河南)、刘明波(山东)、徐光聚(北京)、赵彦国(江苏)、方勇(天津)、詹勇(江苏)、徐钢(江苏),他们中的多位属于新金陵画派。
正在工作的书画家们
作为国内画派中的中坚力量,傅抱石、钱松喦、张文俊、亚明等多位书画家将新金陵画派的精神概括为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走进生活、反映时代是新金陵画派画家的共识,在强烈的人文精神影响下,画家们希望通过山水写意来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给读者以思想启发,实现艺术对社会的贡献。
画卷内容
悠悠两千年,迢迢四千里,本次特展预计进行2个月,让我们随着《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的徐徐展开,领略浩荡历史,感悟生生力量,享受无穷美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