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共文化服务看江苏”融媒体采风行①丨提升百姓幸福感 常州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有实招
2021-11-02 08:2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文旅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和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培育。“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省开展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培育“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工作,并于日前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11月1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和“新江苏”客户端承办的2021“公共文化服务看江苏”融媒体采风行正式启动,让我们一起走近江苏“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代表,感受其带来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吕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泡在图书馆里读一本喜爱的书,或是欣赏一场精彩的文化演出,成为不少百姓的日常必需。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新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说如何创新求变?目前江苏正在积极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培育“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工作,作为2021“公共文化服务看江苏“融媒体采风活动的首站,常州不仅建设了高水准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更打造了接地气、对胃口的文化活动,“文化惠民”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共享文化成果。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想让群众享受“文化大餐”,首先得有阵地。近年来,常州通过新增常州图书馆、“秋白书苑”等一批高品质、有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将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不仅“好看”还“好用”,入选江苏“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

1200个阅览席位,可藏书100万册,设有亲子阅览区、常州著作馆、24小时自助书房“秋白书苑”、演艺中心、红色书房、学术交流大厅……去年6月28日,拥有116年历史积淀的常州图书馆以全新面貌开放,一跃成为市民热衷打卡的新晋城市网红。作为江苏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典型,常州市图书馆新馆将常州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如恐龙元素、常州名人恽南田的没骨画、常州古地图、常州运河文化、瞿秋白名言、常州著作馆等,用艺术手法呈现,迎合审美潮流,在读者心中留下文化烙印。常州市图书馆馆长钱竑介绍道,“图书馆自开馆以来一直非常受欢迎,每逢节假日,门口的读者队伍可以绕文化广场好几个圈,甚至有不少周边城市居民也会慕名而来。”钱竑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当下市场化运营机制结合起来,变’开门等客’为’出门觅客’,打造更多特色项目,盘活用活用好公共市政资源,让市民智享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常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品牌行动,“秋白书苑”致力于打通全民阅读、书香城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市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已经成为当地一张新的名片。走进秋白书苑(遥观),该场馆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藏书量为3万余册。馆内分上下两层,一层设有成人阅读区、少儿阅读区、低幼阅读区、文创展示区和休闲区;二层设有休闲阅读区和咖啡厅。其中“环保科普馆”为特色馆中馆,以高科技电子屏展示及视频互动形式科普环保知识。据介绍,该馆由常州市图书馆、遥观镇人民政府、光大环保能源、昕光文化四方共建,开馆几个月来已成功举办读书会、亲自活动、青少年夏令营等多类活动,共计160余场,取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遥观镇党委副书记陆启伟告诉记者,“我们开创了遥观三大课堂,分别是秋白课堂、强国课堂和匠心车间理论课堂。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课堂落到实地、开到车间里,将精神文明推出去、传播好,受到周边百姓欢迎的同时,成为城市管理的新窗口、文化服务的新地标。”

群众乐享的文化家常菜

文化惠民,如何让好戏唱到百姓心坎上?近年来,常州市在完成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全覆盖建设基础上,扎实推进送文化下乡工程,从“单向配送”转向“按需配送”,从兜底式的基本服务,转变为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供给,每年送戏超1000场、送书超50000册,图书馆、文化馆每年举办活动不少于1000场,将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更送到百姓心坎上。

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感染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群众的参与度。记者在常州市文化馆了解到,该馆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广大居民送上一场场“文化盛宴”。常州文化馆馆长周珂卿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会根据百姓的需求,给大家免费提供戏曲、茶艺等文化服务,并且根据群众的需求设置夜班课程,受到常州老百姓的喜爱。”据了解,常州文化馆有些课程刚刚发布5秒就被抢完了,受欢迎程度可想而之。

与此同时,常州市文化馆通过开展一系列送戏下乡的文化惠民演出,真正做到把公共文化资源送到了百姓身边。目前,该馆拥有8支手续齐全的队伍,每年组织活动上百场,以该馆下属的芬芳越剧团为例,该剧团通过精心编排老百姓喜欢的《十八相送》《梁祝》《祝寿曲》等经典越剧折子戏,每年培训、演出多达几十场。常州市文化馆文艺部主任王思忆介绍,请专业老师对志愿服务队进行辅导,同时还通过开展各种类别的线上线下公益文化培训课程、夜班等,吸纳中青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中来,让传统文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宽惠及面更广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想要发展就必须提供广大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座文脉悠长、书香四溢的江南名城,常州发展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有条件、有基础,更有潜力、更有优势。

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常州市文广旅局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十百千”示范工程,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均衡、更便捷、更高质量的文化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亲民“零距离”。

截至目前,常州已基本形成覆盖市、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唐海燕告诉记者,“去年我们重点打造了2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了5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今年年底前我们将有30个’秋白’图书馆开馆。”同时,在活动内容、服务延伸、品牌建设、机制创新、功能拓展、供需对接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按需供给,一张普惠共享、优质均衡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网加快编织。

让文化之风充盈社会空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常州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有效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常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严旭华表示,“下一步,常州将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宽、惠及面更广,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撬动多方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标签:公共服务文化;常州;文化惠民
责编:梅源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