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之画笔写民族之精神
2022-08-18 09:1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以时代之画笔写民族之精神,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书写了中国美术新的篇章。如今,我们应当怎样传承与弘扬“悲鸿风度”?8月1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省文旅厅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省美术馆承办的“悲鸿风度·首届油画双年展”在省美术馆新馆拉开帷幕。本次大展以200余幅作品,彰显悲鸿先生探索创新之“风度”,激励广大美术工作者以时代之画笔写民族之精神。

关切时代,续走现实主义之路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先驱,既是融合中西艺术的引领者,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们以民族文化振兴为己任,倡导艺术直面人生、关切时代、表现生活,探索走出了中国油画的现实主义发展之路,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本次展览中,来自全国的老中青三代画家,也纷纷以手中画笔,续写宝贵精神。

“悲鸿风度,在我看来,离不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几个字。”画家周建捷这次的参展作品是《黛色参天》。画面中的松柏遒劲超拔,传递着昂然向上的生命力。“我想通过树来传递一种精神象征。正如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雨,傲然屹立。”

《“电”基者》这幅画上,一根电线杆矗立向天空,两位电力工人在攀爬施工作业。作者陈慧告诉记者,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自己多年前去福建老家乡下采风时的经历。电力工人大汗淋漓地在高空作业、认真检修线路的状态,令人难忘。自己在这幅作品中采用了纪念碑式的构图,歌颂劳动者。“作为青年画家,我一直坚信,文艺创作应当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我们应当多贴近生活、记录生活。”

《希望》的作者陈子昂说,近两年全国围绕抗疫而创作的美术作品很多,自己随着创作深入,也慢慢地从搜集素材到探索,为这个时代留下画面。这幅作品中,一眼能看到敞开的急诊室大门,门后有一位医护人员在忙碌,只有侧身的形象。“这是我们在医院候诊时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大家都非常熟悉。”陈子昂说,门内光影下面忙碌的场景,是为了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致意。

省美协副主席陆庆龙指出,在这样的高速发展时代,艺术家更要静心思考艺术精神之所在。他鼓励油画队伍要紧跟时代,以个体的敏锐视角、独特语言和深刻思想表达艺术内涵,让“悲鸿风度”及其蕴含的“家国情怀”,助推当代油画家创作出更多体现伟大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开拓创新,触摸传统中寻觅突破

徐悲鸿的艺术精神是中国油画触摸传统、开拓创新的宝贵资源。本次展览上,老中青三代油画创作者的数百件作品,将对社会与时代的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诉求融合在风格各异的画面中,推进着油画语言和观念意识的更新。

一间木工房内,锤刨等工具放在操作台上,四周堆放着木头材料,劳动现场的忙碌场景似乎迎面扑来。《窗·台》这幅油画作品由画家冯卫军创作,在这次展览作品中,取材十分独特。冯卫军说,作品灵感来源于自己的一次采访所得。当时正好是中午,工人出去吃午餐。一走进去,工人虽然不在,但仿佛劳动的余温还在留存,由此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为了表现劳动的质朴环境,作品没有用笔,而是用刀来创作,整个创作一气呵成。不是“大体量”,但是表现了人文的“大空间”。

写意笔触下的江南园林别有一番意趣。画家金捷的《碧檐凝辉》取材于江南园林,但又不囿于传统表现手法,处理方式上让江南园林更具现代气息。在金捷看来,“悲鸿风度”指的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先驱者,融合中西方绘画优势,探索现代中国绘画道路。“当年,悲鸿先生从欧洲回来之后,把西方写实主义和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结合,更好地体现了当时人的审美趋向。如今,我们也要不断与时俱进、融会贯通,让美术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审美。”

艺术在不断与时俱进,要守正创新。著名画家冯健亲表示,悲鸿先生一生都在不断巩固、丰富他写实主义的艺术追求,他曾经说,“美术作品一定要求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度契合。

搭建平台,推动当代油画事业繁荣发展

此次“悲鸿风度·首届油画双年展”“抱石风骨·首届中国画双年展”一起成为省文旅厅打造的姐妹合篇艺术大展,成为继“百家金陵”油画展之后,江苏又一个全国性油画大展和学术的展现展示平台。

“江苏是徐悲鸿先生的故乡,也是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我们以“悲鸿风度”为题,与中国美协合作举办油画双年展,其目的就是纪念悲鸿先生为中国油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彰显悲鸿先生探索创新之“风度”,激励广大美术工作者以时代之画笔写民族之精神,实现艺术创作与人民共鸣、与时代交响。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对本次展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期望当代的中国油画创作者和研究者准确把握文艺创作的正确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用文艺精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当代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省美术馆馆长王法表示,此次展览是为了加速推动江苏油画事业由“高原”走向“高峰”,充分发挥江苏省美术馆及其所属的江苏油画雕塑院作为专业学术平台和实践基地对江苏油画所起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旨在发挥对江苏中青年油画队伍的深入影响,推动和提升江苏当代油画事业繁荣发展。

“徐悲鸿先生是江苏的,更是中国的。”江苏油画雕塑院院长孙俊说,“悲鸿风度”正是从油画的地域化和本土化这两个方面出发考量,在江苏搭建一个全国性油画创作和交流的新平台,希望江苏油画在中国油画的百花园中绽放出自有的气质风度。

标签:油画;创作;中国油画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