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文物修复师近半年时间的“医治”,海昏侯刘贺墓内棺中出土的15件珍贵玉器在南京博物院完成修复,重展光彩。
海昏侯墓曾入选2015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刘贺墓中出土了400多件玉器,其中,内棺有玉璧和玉饰片19件。”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副所长田建花告诉江南时报记者,此次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将15件玉器交给南博修复,都是内棺的殓葬玉,包括13件玉璧、2件梯形玉饰。此次也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第一次开展玉质文物修复项目。
海昌侯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5岁承袭昌邑王位。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18岁的昌邑王刘贺被大将军霍光等人拥立为帝,仅仅二十七天后,刘贺就被废黜帝位。
根据汉代葬制,因从皇帝废为庶人,刘贺未被赏赐金缕玉衣。为代替金缕玉衣,完成墓主尸身不腐和灵魂升仙的愿望,刘贺下葬时,大量的玉器铺垫在他身体周围。数量庞大的陪葬物、近身的优质玉器和琉璃席不但显示了其尊崇的社会地位,也昭示着巨大的财力。
因棺椁坍塌,此次南博需修复的玉器大多破损严重。田建花介绍,其中,最“惨”的一件梯形玉璧碎成了60多块碎片。玉璧经过修复师周璐长达一个多月的修复工作,记者在南博文保楼见到这件梯形玉璧时,已经看不出刚送来时七零八落的“惨状”。
文物修复有相对固定的流程,落实到具体个例,保护修复路线又略有不同。“经过前期的检测分析和信息采集,这块梯形玉璧属于透闪石,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文物修复的技术路线,在恢复其完整性的同时,还要保留玉器本身的透光性。”周璐向记者讲述了这块玉璧修复过程中的难点,“考虑到玉璧的特性,修复时,我们将补配和随色两个过程融合到一起。在胶黏剂中添加色粉,不断地配比,最终调制到最接近玉璧原始成色的比例,完成拼补。”
文物出土时,大多数都损毁较重,更有大部分硬结物、污染物遍体、难以辨认。正因如此,文物的清洗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修复师冯向伟告诉记者,这批玉器破裂年岁深远,有土壤侵蚀的问题,加之是内棺的殓葬玉,贴身放在墓主人身上,玉器沁色严重,有不少污染物和附着物,部分污浊沁到玉器“肉中”,清洗难度高。“需要反复清洗到对光时看不出杂质,即为清洗干净。”冯向伟介绍,“第一轮温水浸泡,约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把表面的浮沁去除干净;第二轮清洗用发泡剂进行进一步刷洗;剩下的实在难以去除的,我们会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用低浓度稀酸进行酸洗。经过这三轮清洗后,基本上就能把玉器茬口的土沁清理干净。”
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多年来文物修复工作几乎没有中断,始终在传承有序的基础上技艺不断精进。80年代后,随着科研力量的提高,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加入团队,现代科技和传统技艺开始融合。
“现在,我们的团队通过科技手段解开文物的‘神秘面纱’,把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传统考古学家不能揭示的信息提取出来分析,并对文物病害病例进行诊断和研究。”田建花介绍,对这批玉器,项目组也在进行微量元素和表面残留物的分析,为探索玉料来源和相关葬俗研究等提供依据,期待在保护修复过程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