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国宝”级文物 齐聚南京城墙博物馆“会客厅”
2023-06-12 09:13: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6月10日正值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城墙博物馆在正式开馆一周年以及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20周年之际,推出了全新的年度特展《文谟武烈——永乐的世界遗产》。展览齐聚了多件来自不同省份的“国宝”级文物。10日、11日两天,博物馆一时预约爆满,引来大批观众。据悉展览至10月8日结束。

看文物:三足“鼎”立、一页《永乐大典》引围观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得到了强大的“博物馆朋友圈”的支持,展品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武当山博物馆……多件来自不同省份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在南京城墙博物馆这一城市“会客厅”汇聚一堂,共放异彩。

展品中的“三足鼎立”尤其引人注目。青海省博物馆藏明永乐帝赐予瞿昙寺铜鎏金圆腹三足炉、南京博物院藏明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江崖海水纹三足炉首次联袂展出。观众可全方位欣赏这三件永乐朝宫廷重器。

现场,南京城墙博物馆基础业务部主任金连玉对此作了详细解释。如铜鎏金圆腹三足炉为青海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为永乐帝赐予瞿昙寺。器形硕大厚重,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与庄重。而来自南京博物院的明青花鼎式香炉曾经作为镇馆之宝展出过,它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三足炉,加上故宫博物院的一件上过《国家宝藏》的三足炉,三件原是“三胞胎”!而“三胞胎”与青海博物馆所藏的三足炉,也是“亲戚”关系。

除了三座香炉外,展览还精心挑选40余件精品文物,重点展品包括明永乐青花云龙纹扁瓶,《永乐大典》残页,明万历款铜铸带背龛真武坐像,永乐甜白釉锥拱缠枝莲纹梅瓶、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等,突显出永乐朝开放包容的时代气质。

其中,来自南京图书馆的《永乐大典》残页,也引来了观众围观。《永乐大典》是集中国古代典籍之大成的类书,由永乐皇帝下令撰修,共辑录各类图书8000余种,约3.7亿字。本次展出的一页为南京仅存的一页,残页引录多种古籍条文,推断是《永乐大典》中《周易·系辞》篇章中的一部分。

来互动:沉浸式幻影空间惊艳亮相还可闻香、听钟

记者了解到,整场展览分为两个展厅:一部分以数字化形式、迷宫形式配合文物形式,从大报恩寺以及消失的遗产为开端,来唤起大众对于文物保护的认识;另一部分以精品文物和重点遗产地相配合的形式来展现永乐时期的文化遗产。

大学生小雨来到负一楼的临展厅,她惊艳于这个精心打造的琉璃幻影沉浸式空间,变换不同角度打卡拍照。该展厅展现了大报恩寺塔的“前世今生”。大报恩寺塔是大明永乐时代的繁华见证,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天才杰作。

此外,观众还可以闻香。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内官监太监郑和奉命七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长的航海行动。展厅中将郑和航海途经地的各类香料呈现展示。

可以听钟。现存于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体量巨硕,通高5.5米、重约46吨,内外表面满布约23万字的汉、梵两种佛教经文。其钟声浑厚,最远可传至40多公里。展览专门设置了互动环节,观众可以触摸机关,聆听亘古遥远的钟声。

听历史:南京城墙是明朝文化的重要载体

优秀的展览,需要优秀的导览。在本次展览开始之前,6月9日下午,南京城墙博物馆特别邀请了中国明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为此前抽取的第一批幸运观众进行了讲座导览。

毛教授表示,明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巅峰时代,是一个在世界中占领领先地位的时代,也是一个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向近代转型的时期。而南京城墙是明朝的文化遗存,是明朝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强不凌弱,天下共享’,这是明成祖的大局观,也是中华民族的天下观。”毛佩琦教授解释道,“明成祖的天下观给予现代社会的启示不容小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透过文物本身去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意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众多的文物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去花费心血,把众多可视的、有内涵的内容集中地展示给大家,就像今天在城墙博物馆的展览。”

另外,据南京城墙博物馆馆长马麟介绍,永乐皇帝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其少年成长、成就大业的经历与南京关联密切。而分析中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与永乐皇帝相关的遗产比例相当高,具体包括明清故宫(北京故宫)、长城、武当山古建筑群、北京的皇家坛庙:天坛、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明十三陵)、五台山、大运河等;此外还有北京中轴线、景德镇御窑遗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明清城墙(南京城墙)等与永乐时代有关的遗产项目已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永乐敕建的大报恩琉璃宝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标签:博物馆;南京城墙;展览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