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心仪的数字人形象进入会场;点击座位坐下后,可以文字聊天、申请发言、视频交互;打开摄像头,数字人还能同步显示用户表情……7月16日,记者从“云端”登录第十一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的成果发布会,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云上会客厅”。从展陈方式、项目招商、互动交流到成果发布,短短两天时间,线上文博会点击量达6100多万人次,线下展厅呈现多姿多彩的数字化之旅,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50亿元,创历届文博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新高。
虽然苏州文博会已经落幕,但本届大会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展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外界也从本届文博会看到,苏州活化利用好江南文化基因,充分彰显数字时代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十足活力,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蓝海”。
数字赋能,激活文化资源优势
苏州拥有浩如烟海的江南文化资源,如何把这种优势应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苏州选择抢滩数字经济时代,以人工智能、5G通信、VR等数字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展现方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本届文博会现场,“数字赋能”理念融入了各个场景。
走进“序厅”,数字戏曲展示区人头攒动,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流连。观众通过展示大屏,即可一键欣赏《牡丹亭》《长生殿》、新版《白罗衫》等经典曲目,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实现手机观看并收藏数字曲目,打破了昆曲、苏剧等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出限制,满足了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观赏新需求。
观众喜欢听苏州戏曲,很大原因在于吴侬软语的软糯婉约。AI苏州方言展区正播放着一部名为《姑苏琐记》的公益短片,年轻演员们身着古装,说着流利的苏州话,其间还融入了苏绣、冬酿酒等苏州文化元素,雅致的生活场景与音韵之美相融合,别有一番风味。然而,让记者惊讶的是,短片里的旁白配音居然都是由AI合成的!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工作人员于馥源介绍,当前,苏州方言面临着代际传承问题,为此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在苏州方言的AI识别、合成两个板块不断进行语料积累,用数字技术开辟方言应用新场景,希望能唤起当代年轻人对方言的共情,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
文博会上,数字技术与江南文化的结合,除了以视频、音频以及更高级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创新展示,还通过数字建模,将一件件文化遗产全景呈现,从各个角度欣赏其精致巧妙之处。
吴文化博物馆策划的“吴县文物数字展”,让观众获得了丰富的数字化体验。展区工作人员章璐说,团队以全景摄影、三维重建、航拍等技术记录并呈现散落在吴中的十余座历史名镇名村、数十座历史建筑的全貌,并用3D打印、叠加打印等方式生成模型,进行全景再现,从而探索数字技术在现代展陈、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线下的精彩,线上同样可以体验。手机打开“君到苏州”文化旅游总入口,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展会。线上文博会利用VR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同比例还原线下展区,吸引了近500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通过“新闻资讯”“云上直播”“产业招商”等板块,进行“永不落幕”的线上展示。此外,核雕《苏州园林》《十八罗汉头》数字藏品在线上线下多场景发售,也是本届文博会的一项创新举措,将非遗传承引入新赛道,提升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参与度。
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迭代升级。“对文化产业而言,数字化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修课’,更是应对疫情影响、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选项’。”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认为,在技术进步、社会变革、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产业数字化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跨界融合,培育产业发展动能
本届文博会上,文化产业与关联行业的跨界融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苏州,文化与旅游、科技、教育、金融等相互跨界融合,不再是做好一道道简单的“加法题”,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碰撞,充分释放出优势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令文化产业形态迸发出新的火花。
瞄准产业“高精尖”,苏州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科技”。国风山水田园建设手游——《桃源深处有人家》游戏场景搬进现实世界,游戏里的萝萝山文具坊、刺绣坊、糕点坊等点位,成为人气十足的“打卡点”;与机器人对弈多个回合,其高超的围棋技艺令人大开眼界;通过大屏对话数字人枫灵,了解苏州高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旅亮点……从本次展会能够深刻感受到: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文化才能传播得更快更广,从而吸引和感染更多人群。
“文化+设计”。一部苏作闪光史,半部中国制造史。文博会上展示的“新苏作”,以雅俗相融的造物风格、精益求精的制作技艺和灵活多变的工艺语言,带领观众感受“匠心”之美。比如,展会上的一款《运河十景》玲珑杯,以立体雕刻的方式栩栩如生地表现“运河十景”,杯身下半部分结合传统苏式花窗采用镂雕方式呈现,薄胎雕刻工艺巧夺天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生动融合。
“文化+旅游”。“拙政问雅”是苏州创新推出的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围绕园中既有的空间景点与陈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意象,深度探讨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与造园美学中的山水观、宇宙观,以崭新的媒体艺术表现在古典园林中构建一条跨时空的游园体验之道,带领观众体验视觉与心灵的艺术穿越。此外,城市文化新名片“橙天360剧场”、苏州华贸中心、五卅路子城片区保护利用项目、乡村振兴项目“树山村”等特色文旅项目也都一一亮相,呈现出富有江南文化内涵的文旅体验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苏州以最具吸睛力的文化产业为原点,不断拓展延伸跨界融合的发展半径,拉出了一条通向更广阔舞台的发展新赛道。
搭台唱戏,共绘姑苏繁华图景
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文博会,在充实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实现了文化企业、文化人才、数字技术的互动联通,搭建起交流展示与融合发展的“金桥梁”,让苏州文化产业在集聚以人才为核心的资源中不断壮大。
本届苏州文博会同步举办了第二届苏州·中国文化产业峰会、2022苏州文化产业招商说明会、苏州文旅企业科技对接会等一系列高水平重点活动。20个数字文化重点项目现场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50.82亿元。文博会还联合各县级市、区设立了11个分会场,举办了“吴中区蓝园数字艺术文化周”“姑苏区咖啡+创意联盟”等活动,充分形成活动集聚和品牌效应。
“苏州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走到哪都能了解到很多文化知识,相信在这里能寻找到更多合作机会!”来自辽宁沈阳的褚一鸣告诉记者,他主要从事VR虚拟现实技术,特地赶来苏州文博会,希望能与苏州的景区、文化企业等互动交流,助力当地文旅数字化发展。
同样,从深圳来到苏州的腾讯天美电竞泛生态业务经理吴新征,也表达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去年10月,腾讯天美在太仓设立电竞基地,迄今已经举办了200多场电竞赛事。“我们来到苏州,不只希望办几场有影响力的赛事而已,最关键的还是想把太仓电竞打造成一条产业链,打通上下游,让赛事承办商、电竞俱乐部、周边文创企业都能在太仓找到发展舞台,并同步打造电竞专业人才孵化基地!”吴新征说,文博会上有很多优质的文旅企业,我们腾讯天美愿意拿出优质的IP,寻求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动电竞产业走得更远,并通过电竞这个载体把江南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事实上,早在唐宋元明清时期,苏州就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传统工商业高度发达,“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称为“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如今,延续千年的文脉助推着苏州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143家,实现营业收入3275亿元;现有10个国家级、25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
锚定文化产业倍增目标,苏州于去年成立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运营公司,同期设立了苏州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不断推出新的文化阵地、产业项目、文艺精品,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持续提升。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苏州、落户苏州,正是基于苏州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看好苏州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办好一场高质量的文博会,不止于展场里的“人潮”和“新潮”,线上线下的交流互通、强强联手、跨界融合,才是勾画苏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的点睛之笔。苏州期待更多优秀企业和团队扎根苏州、加码苏州,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共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苏州的地标产业,绘制文化产业的“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