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杨雯博
在宿迁市博物馆展厅,陈列着一张华中第六军分区支前司令部嘉奖令,嘉奖令中特别对朱永兰提出表扬,陈毅司令员曾称赞她为“巾帼英雄”。
朱永兰生于1931年,宿迁市大兴镇人。1938年,母亲惨死在日军的炸弹中,年幼的她与父亲相依为命。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又起。为了祖国的早日解放,朱永兰积极投身土地革命运动和支援前线工作,年仅15岁的她就被大伙推选为青年团团长。1947年,朱永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上调到大兴区委负责后勤工作。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大兴区委按照上级的要求,组建3个全是男同志参加的运输队,而朱永兰是其中的唯一女性,担任一分队队长,她毅然带领数百号民工队伍,奔赴在运输大军的最前面,为前线部队运送粮食和转送伤员。有一次,朱永兰患重感冒发高烧,但她却舍不得用随身携带的药品,硬是挺了过来。朱永兰老人事后回忆说:“从出发的那天起,我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支前送物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部队打到哪,支前物资就要送到哪。在朱永兰老人的记忆最深的是送粮到黄桥。当时运输队已外出两个多月,刚返回想喘口气。突然接到上级向黄桥急运送粮食的命令。朱永兰毫不迟疑地带领运输队奔赴前线。经过四个昼夜的连续赶路,终于将4.5万公斤粮食送到指定地点。缺粮两天的解放军战士见粮食送到,全赶来帮助推车卸粮。这时,正在这里指挥部署的部队领导陈毅同志闻讯赶来看望,他见朱永兰穿的草鞋早已磨烂,连忙叫战士拿来双解放鞋送给朱永兰,并握住朱永兰的手说:“想不到在我们支前队伍中还有个女英雄”,“你是了不起的巾帼英雄啊!”
淮海战役胜利后,朱永兰被提升为大兴镇副镇长,但她以自己没文化为由主动提出辞去职务,改为镇妇女主任。后随夫离开家乡,辗转广州、湖南,最终在湖南郴州安家落户。退休后,由于单位没有效益,经常发不出工资,老人便不顾自己的年岁,在车站附近摆地摊赚钱补贴家用,虽然生活清贫,但一直坚持交党费。还时常教育子女说:“我们要照顾好自己,可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朱永兰的“巾帼故事”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