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革命诗词|《颈上血》
2023-11-03 09:5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朗读: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张嘉珈

编者按: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一批革命诗词,它们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它们代表着共产党的初心与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日前,由江苏省文物局、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的2023年“革命文物看江苏——革命诗词知多少”挑战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特开设《我读革命诗词》栏目,邀您一起诵读革命诗词、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赏析:朱务平(1898—1932),原名朱焕明,字镜秋,安徽宿县人,中共党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临涣独立支部书记、中共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8年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委员兼凤阳县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长淮特委委员。1931年6月任中共长淮特委书记。1932年9月因中共长淮特委遭破坏在蚌埠门台子火车站被捕,解来南京,11月牺牲。

1924年秋,作者创建了安徽省第一个农民协会——临涣区农民协会。到1926年底,先后组织建立了中共临涣特别支部、宿县独立支部等党组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务平临危受命,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中共凤阳县委书记、中共长淮特委组织部长和特委书记,努力恢复蚌埠、凤阳、怀远、泗县等地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斗争。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长淮地区,他一面以当小贩、拉黄包车等方式艰难地维持生活、筹集革命活动经费,一面通过开办“拳术团”、兴办“读书班”、组织“互济会”、建立“兄弟会”等形式,扩大党的影响,壮大党的组织,深夜还为特委机关报《红旗报》撰写文章、刻印报纸,号召长淮地区的劳苦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该诗就是这一时期发表在《红旗报》上的著名诗篇。

狱中诗《颈上血》手稿(图片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怖统治,他先后领导了宿县白沙、凤台黄家坝、灵璧大山、盱眙西高庙等地的工农武装暴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江淮义勇军抗日“援黑队”,北上抗日。在国民党军队“围剿”苏区时,他发动群众迷惑袭扰敌人、组织策反国民党士兵起义,支援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在党内出现叛徒而自己成为敌人的重要搜捕对象时,朱务平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通知其他同志转移隐蔽。被捕后,在监狱里,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同其他被捕同志一起把监狱变成了另一个对敌斗争的战场,被敌人称为“最危险、最可怕”的人物。1932年11月,朱务平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3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革命“颈可折,肢可裂”的铮铮誓言。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综合发布

标签:革命诗词;江苏;革命文物
责编:颜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