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南通篇︱革命文物焕“新”光芒 赓续南通红色血脉
2022-07-13 10:5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好革命文物、让人们铭记站起来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策划推出的“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网络投票正式启动。通过遴选“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若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让更多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成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营造全民共同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江海明珠,钟灵毓秀。南通厚植红色基因,红色资源丰富。我们党在南通的奋斗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

本次活动,南通市征集到南通博物苑、海安市博物馆、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启东博物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等5处场所共计6件革命文物,每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南通博物苑里,一枚印章、一块手表、一支铅笔及三本日记本,是隐蔽战线共产党员马世和留给世界的遗物。“你不要忘了自己要做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儿女!”这是马世和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从17岁入党,到25岁为党的事业牺牲,她先后潜入日本人开办的江北中央病院,打入伪特务机关,为党组织送出了一份份有效情报,有力配合苏中反“清乡”斗争。磨钝的笔端和干涸的印章,镌刻了马世和以信念为梁、以血肉为砖的坚贞精神。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坐落于海安市中大街。1940年11月15日,刘少奇与陈毅在此召开苏北临时参政会。会议讨论了团结抗战、实行“二五”减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等重大事项,通过了《施政纲领》,决议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三制”政权。苏北临时参政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北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展厅橱窗内陈列着三块银元,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逝世后,长女刘延淮和通州农妇季雪兰共同捐赠的。刘瑞龙任中共南通县委书记期间,季家多次保护刘瑞龙,两家结下深厚情谊。后来季雪兰带着弟妹艰难讨生活,被刘瑞龙知晓,赠送其三块银元。2018年5月12日,刘延淮和季雪兰的儿子曹鑫将三块银元捐赠给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这历经沧桑的银元,讲述了南通地区的革命风云,也传递着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区人民间的绵绵深情。

“为纪念朱惠萍同志,中共启东惠安区委将惠东乡改名为惠萍乡,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均沿用英名至今为惠萍镇。”启东市区往东5公里的惠和公园里,立着一尊朱惠萍烈士雕像。朱惠萍从小耳闻目睹劳动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剥削和压迫,长大后毅然踏上革命道路。1947年4月,国民党反动军队占领启东,朱惠萍被捕,她高喊“为人民利益而死,我无所畏惧”英勇就义。1949年,启东区委决定将惠东乡改名为惠萍乡,后撤乡建镇,“惠萍”这个名字却永远保留了下来。如今,朱惠萍曾洒过鲜血的土地已是春色满园。

岁月不居,这些革命文物和革命场所历久弥新,像磁铁一般吸引着观众走近那段峥嵘岁月,穿越时空,与人们对话,给予新时代的我们愈加深刻的教育和省思。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穿过乌云蔽日的黑暗岁月,党心照耀之处,皆为一片光明。革命文物不灭的红色信仰之光,恒久闪耀。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在南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勇向前,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奋斗中创造美好未来。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黄泽文

标签:革命文物;文物;江苏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