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注重创新产品供给,创作大量反映战“疫”的各门类艺术作品,策划开展在线展览展示展演项目,满足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云游江苏”的需求。
抗疫“声”援,走心爆款频出
线下演出暂停,线上精品迭出。自省文化和旅游厅1月底开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艺术作品主题创作活动以来,已收到应征作品3000余件。江苏文艺工作者们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等艺术样式,生动记录抗击疫情的一幕幕感人瞬间,从众志成城的勇气,到英雄无恙的归来,充分发挥了特殊时期文艺的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抗疫“声”援专栏刊登抗疫主题文艺作品480余件,其中多篇“10万+”爆款,总点击量突破千万次。省文旅厅出品的歌曲《迎向春光》、组诗朗诵《生命重于泰山》均得到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社以《文艺苏军发出最强音,战“疫”主题歌曲〈迎向春光〉上线》为题的单篇报道浏览量近15万。此外,无锡的歌曲《拥抱生命》,常州歌曲《萤火虫的独白》,射阳的歌曲《红手印》等等,均得到广泛传播。
每日一景,云赏花游遍江苏
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内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文化场所就陆续推出在线观展活动,近日又开展了网络直播活动等。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江苏网推出“在家看天下”图文视频征集活动,邀请市民、游客足不出户打卡“水韵江苏”。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行“云推港城”直播系列活动,3月14日第二批网红达人在海上云台山2.5小时的直播,吸引了20多万人在线观看。
清明小长假以来,徐州推出“美景地图”活动,邀请市民线上欣赏全市各地春景,丰县还首次采用“云端赏梨花”的崭新形式举办第21届梨花节;盐城大丰荷兰花海联手人民网,通过直播镜头带领全国观众“云”赏花;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开展“邂逅最美的江南”直播活动,吸引超过70万人次在线观看。
云观展,激活博物馆运营新思路
疫情期间,包括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在内的30多家国内著名博物馆纷纷在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网络平台举办了直播活动。南博和苏博均取得了百万次以上的点击量。
南京博物院的两场云游博物馆活动,点击量超过155万人次,“观赏文物,肯定是在实地场馆里更为直接,但如果想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线上展览在便捷性、体验感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疫情之后“云观展”将持续走红,成为日常观展的一种补充方式。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表示,线上直播不仅给公众了提供了“解锁”博物馆的新方式,也为文物数字化平台搭建提供了新思路。从文物到文创,云上直播还开启“带货”模式。苏州博物馆两场直播的“带货”环节中,文创产品负责人蒋菡亲自上阵,详细讲述每一款产品背后的文物历史:“‘唐寅泡’茶包的造型对应了唐寅的哪句诗?”“青瓷莲花杯为什么设计款和原件秘色瓷莲花碗有区别?”让网友在感叹文创产品背后巧思的同时,忍不住纷纷“剁手”,线上销售额近十万。
姹紫嫣红,云演出方兴未艾
江苏文艺工作者纷纷开始探索“互联网+”的全新观演模式。“云看戏”“云端剧院”“云音乐节”……各种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云演出”“在线直播”,让众多艺术爱好者足不出户也能与艺术亲密接触,随时开启一段奇妙的艺术之旅。
昨天,对阔别剧场许久的淮海戏迷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日子。连云港市淮海剧团首场“戏入春来”云赏淮海戏专场演出直播成功举办。在一个小时直播时间里,淮海戏领军人物、梅花奖得主许亚玲专程前来为徒弟薛梦雅化妆、指导演出,著名演员徐春霞为线上观众细细讲解戏曲行当、戏曲表演、服饰等知识,优秀青年演员带来精彩折子戏《借靴》《廉锦枫刺蚌》《墙头记》选段,台前幕后的“零距离”传播,直播间内飞速滚动的弹幕,让首次尝试直播的演员们大大松了一口气:“我们的‘云演出’踏出了宝贵的第一步。”
2020年4月10-11日,原本是精华版《牡丹亭》武汉站演出的日子。演出虽不能按原计划进行,但江苏省演艺集团决定,将《牡丹亭》武汉站演出搬上云端,在原定的日子,与广大戏迷相约“云”剧场,与醒来的热干面君,看一场姹紫嫣红开遍的精华版《牡丹亭》。作为南京(盐水鸭)对武汉(周黑鸭)的慰问,本次直播对湖北ip地址观众免费。
江苏大剧院也推出系列线上文化服务,如联合江苏有线打造“爱艺在线”平台,上线江苏大剧院•云剧场等,以此向无法现场观演的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南京保利大剧院则将有版权的话剧、戏曲、交响乐等节目推送到线上,名曰“保利云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