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宝应的抗日纸币
2021-06-02 14: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讲述人:唐楚桐

在宝应博物馆藏有这样一枚纸币,票面印刷简单朴素,纸质粗糙。纸币正面印有毛主席的头像,以“华中银行”美术字图案作底纹,四周用渔网文作防伪纹。票面中上方书有“华中银行”四字,左侧标有“十元”面值,面值下方则注明了“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的发行时间,面值两侧分别印有华中银行行长和副行长的篆字印章。反面则用渔网纹佐以海浪纹作为底纹,以阿拉伯数字“10”注明面值,印制行长、副行长签名,注明发行的公元纪念1945年。票面整面印有显眼的“样票”字样,应是成品发行后查验、备案或用作宣传的样品。就是这样一枚小小的纸币,却见证了抗战时期宝应地区的一段抗日佳话。

时间回到峥嵘的抗战岁月,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内全面实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彻底摧垮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国民政府经济体系,大量的伪币、法币涌入市场,套抢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财富。

为了抵制敌伪币入侵,粉碎日伪的掠夺阴谋。1941年,陈毅将军和刘少奇政委根据中央“华中各地应急速成立银行,发行边币的指示”,在南方根据地组织成立江淮银行和江淮印钞厂。

1944年春,驻守在苏中的新四军第一师取得了车桥战役的全面胜利,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纵横二百里地区,连通了苏中苏北,宝应东部因此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大后方。为保障“江淮印钞厂”的安全和进一步巩固扩大,“江淮印钞厂”从阜宁县羊寨洪庙迁入宝应射阳湖镇林上庄,开始大量生产“抗币”。为扩大规模,年底,工厂陆续迁到西安丰区新舍村兴中组进行生产。

1945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江淮印钞厂”更名为“华中印钞厂”,后发展为华中印钞一厂,华中印钞二厂、华中印钞三厂,还成立了与之配套的华中铁工厂、华中造纸厂。形成了一座规模大、机构全的印钞厂,设有人事科、生产科、制版科、材料科等,各厂生产车间分别设有凸印、凹印、胶印、雕刻、印码、裁剪、验收、造纸等不同工种的部门,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张张“华中币”在从宝应发行到苏中大地。市场上的币制得到了整顿、物价得到了平衡,促进了各解放区的经济复苏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抗战期间共生产抗币947.55万元,发行 “抗币”600多种。虽然当时抗币印制的非常粗糙、简陋,但受到根据地群众的青睐,在当时成为一种保值比较高的货币。通过流通,根据地的工作人员从敌占区抢救了大量的战争物资,粉碎了日寇企图扰乱中国经济市场的野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筑起了经济堡垒,在苏中地区留下了一段没有硝烟的抗日佳话。

标签:宝应;江淮;苏中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