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馆长说丨中运博馆长郑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2024-05-16 14:49: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苏珺 贺晓亮 崔丹  
1
听新闻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这是一座年轻的博物馆,也是一座“网红”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博事业的寄语,对于我们文博工作者来说,是鼓舞,是动力,更是责任。”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运博”)馆长郑晶说,“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珍贵记忆,传承着中华文脉。近几十年来,教育在博物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既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也是繁荣文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谈到如何发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教育功能,郑晶馆长认为,博物馆里的教育无处不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在博物馆的设计元素、建筑空间、展览空间等等,都可以体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她用“分众”“创新”“多元”三个关键词来定义中运博的教育功能。中运博基于分龄分众的理念,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功能区设计、陈列设计以及教育活动设计,在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上,实现了多元创新,搭建起了主题鲜明、种类齐全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运博在线上和线下推出了数千场次的教育活动,通过“馆·校合作”“馆·社区”等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广度,有效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和国民教育的职能,满足了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郑晶馆长表示,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首先自己要有好的产品内容,这样才能吸引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来。

为此,中运博针对青少年研发成系列、成品牌的教育活动,推出了针对儿童的专题展“运河湿地寻趣”、面向青少年的国内首个在博物馆内开设的密室逃脱“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教育活动,“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这个项目在202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卓越之星’奖”(最高奖项)。

此外,基于STEAM教育理论设计的“研学空间”,以及推出的“双城记”“水情教育”“非遗展演”“运河上的舟楫”“大运河街肆印象”“河之恋”“研学大运河”“运博讲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教育课程等项目以其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的特点,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

自建成开放以来,中运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天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博物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大运河文化的机会,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平台。

谈到未来,郑馆长充满期待:“我们会继续深入挖掘、阐释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持续发挥品牌效应,通过系列展览、系列活动创新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核心,更好地发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功能。”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李苏珺 贺晓亮 通讯员崔丹

标签:大运河;博物馆;教育功能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