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哪一座城的命运,如扬州一般和运河息息相关。
作为“水韵江苏·运河百景”系列的第一站,从扬州开始,细数大运河与“水韵江苏”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瘦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在江苏境内,北起徐州、南至苏州,流经8个地市。而在这1/8中,扬州与大运河羁绊至深,它因运河而生、伴运河而兴。若没有长流的运河水,就难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盛名。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邗沟,并在河口筑邗城,这是扬州城的雏形;到了汉代,吴王刘濞定都于此,继续开凿邗沟直通如今江苏南通一带,用于运输盐、铜;到了隋朝,先有隋文帝重修邗沟,再有隋炀帝“三下扬州”,倾举国之力开凿大运河,打通了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连通了华夏大地。
运河水道商旅如云,车毂鳞集船行不绝,大运河给扬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自此,大运河开启了属于扬州的“黄金时代”。
明清古城江苏自古产盐,到了清朝时期,掌管两淮盐区的两淮盐运使设在扬州,引得南来北往的盐商如过江之鲫,将扬州的繁华富庶推向了极致。
盐商们高价购得“盐引”垄断了食盐,又借运河之便行销全国,赚得了巨额的财富。他们生活奢靡,“视金钱珠贝如泥沙”,又爱扬州的风雅气象,不计工本大兴土木,这才有了极尽精妙的个园等私家园林。
而盐商们考究的生活做派,也进一步强化了扬州精致、风雅的城市特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淮扬菜、“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氛围、还有受盐商资助的扬州画派文人画家……扬州花团锦簇,富贵迷人,难怪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时至今日,大运河不再承担漕运、盐运的重任,转而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一环、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联结、赓续着华夏的水运文明。而在扬州,这里的人们用一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来铭刻这座城市与大运河的千年不解之缘。
在2021年对外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悠久漫长的大运河史诗被凝练、浓缩。在这里,除了传统的展示手段,现代科技赋予了运河文化更具象、生动、多样化的呈现,全域投影实时渲染、720°沉浸式场景交互剧场、实景游戏互动解密等高难度复合型展示手段,全方位带游客沉浸式体验、回顾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十年一觉扬州梦”、“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如果有机会,一定记得来扬州看看,古运河边走一走,大运河博物馆里逛一逛,亲身感受大运河与这座“运河之城”,2500年的夙世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