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出门逛逛“走百病”,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而对于很多南京人来说,最能感受元宵氛围的莫过于夫子庙、老门东一带了。元宵节当天,扬子晚报记者驾车、乘地铁逛秦淮,体验了热闹但有序的元宵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刘丽媛
现场保障
没有“人挤人”,有序享受元宵美景
傍晚时分,记者搭乘地铁从夫子庙3号口下车。一出地铁口,便能看到志愿者在维持秩序和指引游客。测量体温、扫入园二维码、过安检,全程不超过3分钟,记者便从东牌坊进入夫子庙了。另一头,记者驾车前往老门东,通往老门东景区的几条道路、以及景区门口都有交警疏导车流、人流,游客不少,井然有序。今年进入夫子庙、老门东景区依然需要提前预约。贴心的是,旁边还设置了爱心通道,供不太会用手机的老年人通行。
在老门东的步行街上,小梅、小魏和小过身上醒目的红马甲告诉所有游客,她们三个姑娘不是来逛街的。她们是一周前通过所在工作单位历保集团报名成为志愿者的,这次要从下午4:30一直巡逻到晚上10:00,如果到时候人流未散,她们还会继续坚守岗位。不时有游客向姑娘们咨询某个网红店怎么走或者前面是哪条巷子,她们对答如流。
志愿者吴昊单打独斗,一个人在路口站着,胸有成竹——他是南京人,对这一片很熟悉。元宵节不能回家吃饭,家人没有怨言吗?“家人也习惯了,今年除夕我也在这里当志愿者。”吴昊笑着说,做志愿者需要对这里比较熟悉,作为本地人,他几乎每年重要节庆都报名志愿者,帮助维持秩序,让游客好好过节、对南京有个好印象,成了他过节一种特别的方式。
美食美景
逛秦淮、吃赤豆元宵才算过元宵
在夫子庙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一带,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合影。来南京工作了两年的泰州姑娘小苏说,过完春节她就早早预约了元宵节的入园凭证码,“看了夫子庙的灯,吃一碗夫子庙里面的赤豆元宵,才算是过元宵。”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傍晚时分,在夫子庙南京大牌档,已经有市民在取号排队。走进景区内的小吃店,鸭血粉丝、赤豆元宵、盐水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小吃。出了夫子庙,记者来到水游城对面的茂业天地,五楼的小厨娘淮扬菜、泰果东南亚菜等店门外坐了很多排队取号的人。
夜晚的秦淮华灯初上,节庆氛围浓厚。610米长的琵琶街保留着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别样古韵,沿街更有驻唱团队演奏流行歌曲,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
老城区大变样,不变的是“闹元宵”的氛围
“你一定不相信,作为本地人,我年年元宵节都会来秦淮逛。”元宵节晚上,市民徐小姐亲密地挽着妈妈的胳膊,一路从老门东逛到中华门。
徐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南京本地人,小时候就生活在秦淮一带,后来搬到了河西,但是每年元宵节她还是要来这边逛逛。这几年,老城区“一天一个样”,但是她觉得只要回到这里,总能找到小时候那种单纯的快乐和热闹。
“妈妈这个车子怎么这么大呀?”“妈妈小时候的自行车就是这样的。”在老门东的老城南记忆馆里,李先生夫妇带着五六岁的儿子看自己小时候常见的东西:二八自行车、会“嘭”一声巨响的爆米花转炉、老手艺人吹出的糖人……李先生说,现在民俗、节庆的氛围淡了,趁着元宵节,带孩子来看看以前生活里那些鲜活的记忆。
明知道元宵节出门的人多,还是忍不住要“凑热闹”,有市民这样形容自己的元宵情结。也有老南京说,元宵节爬城墙是“走百病”,哪怕今天下着小雨,还是要“拖家带口”讨个吉利。